分论坛:边海智绘——智能化浪潮中的边海地图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5日 来源:
主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时间:10月17日;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嘉宾主持:陈宇
单位及职务职称: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地图文化分社社长、《地图》杂志副主编
个人简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地图文化分社社长,《地图》杂志副主编,中国测绘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地图文化、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科普、城市人文地理、古地图整理等方面的编辑出版及融媒体传播工作。承担《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等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及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主持《中国古代舆图资料整理与研究》等国家出版基金及国家古籍整理基金项目、“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内容资源建设及全媒体出版”等中央文化企业国资预算项目,责编和编辑作品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百强报刊”奖、自然资源优秀科普图书、自然资源好书、首都科普好书、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等奖项和荣誉。
报告嘉宾1:王家耀
单位及职务职称:河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测绘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测绘学报》编委等职。主要从事地图学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地理信息服务及时空大数据平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服务于智慧城市和乡村振兴。在地图学理论、数字地图制图和时空大数据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测绘学会“杰出贡献奖”、“中国GIS教育终身成就奖”、“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2020-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技终身成就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被评为“出彩河南人”感动中原人物、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
报告题目:基于时空智能的“时空大数据平台”服务边海空防建设
报告摘要:报告以现代边海空防建设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是,现代边海空防建设的意义。主要包括现代边海空防建设的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现代边海空防的任务和措施,以及建设现代边海空防的背景。二是,时空智能与边海空防“智能大脑”。首先,介绍了时空智能及其基本特点;然后,介绍了边海空防“智能大脑”的三个构成元素及三元素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介绍了时空大数据与时空大数据平台,包括时空大数据的时空观、内涵及其构成和特点,以及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概念内涵、功能、技术体制、技术特点和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服务模式。三是,基于时空智能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如何服务边海空防管控力优化提升。重点分析了时空智能时代边海空防环境保障的新要求、我国周边地缘政治关系、基于时空智能的时空大数据平台服务边海空防管控力优化升级,并分别分析了边防、海防和空防管控力的优化升级,同时,认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为我国边海空防管控力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
报告嘉宾2:任福
单位及职务职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个人简介:长期从事地图学理论探索、智能制图技术研发、行业地图集编著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参加多项国家标准编制,曾获得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获得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本科)。承担编制完成《深圳市地图集》(2020版)、《世界航海地图集》(2021版)和《长江中游航行参考图(武汉至宜昌)》(2023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软件与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等的副主任委员,2023年成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担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时空信息学报》等杂志编委。
报告题目:智绘地图共筑智慧城市
报告摘要:本报告分析“城”和“图”的汉字源起,把地图放在智慧城市时代背景及内容体系中,从技术视角剖析地图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涵盖并贯穿于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面临问题、空间拓展、多层架构、多源数据、多元思维、智能科技、建设模式、学科支撑和应用场景等多方面,为推动地图学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提供启发与参考。
报告嘉宾3:费新碑
单位及职务职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数字媒体研究,现为科技部和北京市“文化与科技融合”专家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理事,中国测绘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完成《1750年(乾隆十五年)京城全舆图三维数字化项目》、《北京市门头沟及永定河全域三维数字地图项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全域三维数字地图项目》等。
报告题目:数字地图制图六要
报告摘要:“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北京段)”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这一文化遗产不仅是北京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为了以数字地图的方式全域性显现大运河北京市域内长度80千米、跨越元明清600余年、覆盖6200平方千米的整体形态,我们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数字地图制图的项目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可以看到数字地图的“制图六要”与传统地图“制图六体”之间的主要区别。数字地图已然是一个功能齐备的新型地图信息服务平台,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地图制图技术的进步。
报告嘉宾4:应申
单位及职务职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系主任、二级教授
个人简介:博士、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武汉大学地理信息与地图科学系主任。主持十四五重点研发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尖刀技术攻关工程课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牵头4项国家标准的编写,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奖等奖励6项。担任ISO TC211 Expert、中国测绘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GIS协会高精地图服务工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自动驾驶高精地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测量师协会三维地籍工作组委员以及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测绘学会会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地图学与可视化、3DGIS与三维地籍、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空间分析和地理大数据。
报告题目:虚实探秘:透过游戏地图看地理边界
报告摘要:地图学是跨越时间和空间、跨越自然和人文、跨越技术和工程的科学,游戏地图作为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方向。真实地理环境的虚拟化是玩家喜欢并沉浸于游戏的重要途径,游戏地图的情境模拟化通过虚实互映反映着玩家虚实感受。地理边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界线;在游戏地图中,地理边界用来创造虚拟世界的空间结构,影响游戏玩法、故事情节和玩家的探索体验。游戏地图中地理边界表现出虚实相生、多样性和故事性等特点,其更关注艺术性、叙事探索性和文化传播性。“报告将根据游戏地图讨论虚实相生的地理边界及其特征,通过《黑神话:悟空》、《城市:天际线》、《三国志》、《全面战争》等来论述场景、城市、国家、边疆等边界的虚实相生及其在游戏地图中的具体表现方式”。
报告嘉宾5:徐永清
单位及职务职称:中国测绘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记者
个人简介:高级记者职称,长期从事新闻、发展研究工作,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退休),中国测绘学会边海地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图研究》集刊主编。著有《登峰造极·珠穆朗玛峰测量记》《地问集》《南海图记》《钓鱼岛图志》《珠峰简史》(科技部2017 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地图简史》(2019年度“中国好书”)、《长城简史》《地图荣耀》《宫殿简史》《万山之巅:珠峰传》《当代中国地理》等。
报告题目:智能化背景下的青藏高原全域三维地图
报告摘要:亘古以往,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和文明发展,均呈现出向东方、向中原、向中国的历史走向。这是自然使然,也是人文必然,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证据和证明。在此之前,因科技条件的局限,人们一直未能一睹青藏高原全域“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的雄伟面貌和绝美容颜。今天,数字技术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加快推进,编制全域和全景模式下青藏高原三维数字交互地图,在技术上有了可靠保障。为此,基于青藏高原位于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和角度,开展了编制《世界之巅—青藏高原全域三维数字交互地图》的研究。《地球之巅:青藏高原全域三维数字交互地图》,采用最新的实景三维技术和国家批准、认定的地理信息,以三维交互声像图模式,展现青藏高原全景,并以山系、水源、历史、气象、物候、文明这几个专题,展现青藏高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视觉音像解读,并在国际、经贸、民族、军事、文博、科普、会展等各领域应用。